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

國際悉達多本願會網站所連結的山煙供法本和二十一度母讚文譯本

國際悉達多本願會網站所連結的山煙供法本和二十一度母讚文譯本

Home >> Podcast>> Volume 9: Tara (Refuge) and Sang Offering (Riwo Sangchö)

Volume 9: Tara (Refuge) and Sang Offering (Riwo Sangchö)

published on January 1, 2009


1 January, 2009

Recorded in Taipei, Taiwan. Press Play to listen online, or download [6.5M] the podcast as an mp3 file. 14:05 minutes. You may also download the Riwo Sangchö [pdf, 92Kb] and The Twenty-One Praises of Exalted Tara (pdf, 88Kb) liturgies.
~ from http://www.siddharthasintent.org/2009/01/volume-9-tara-refuge-and-sang.html

1. 敦珠法王所撰山煙供簡軌

http://www.siddharthasintent.org/pubs/RiwoSangcho.pdf


~台灣已有大藏文化出版法護法師藏文中譯文言版,可於此請購http://www.mahapitaka.com.tw/n0003.html

~若有需要英文中譯白話版,請寫信至「普賢法譯小組」sstc.roc@gmail.com 免費申請(務請註明是否受過蓮師灌頂和本法口傳,以及姓名電話)。


2. 蓮師翻譯小組所譯二十一度母讚文

http://www.siddharthasintent.org/pubs/21PraisesofTara.pdf


關於山煙供的說明可見如此:http://www.mahapitaka.com.tw/n0003.html 
另請參考
山煙供 ~ 「哩沃桑卻」(Riwo Sangchö)的相關說明 & 宗薩欽哲仁波切「山煙供」相關開示
 
 
 




書號:N0003
中文書名:山淨煙供課誦 (哩沃桑卻)
作者:拉尊南開吉美伏藏師
譯者:法護
ISBN:957-30208-3-1
EAN:9789573020837
頁數:32頁
規格:30*10.3(cm)
定價:NTD200
出版日期:1996/9初版,2004/5(三版)

本書識語

  煙供之法於西藏諸地流傳極為普遍,新舊諸派各
傳承均有多種廣略繁簡相仿儀軌傳世使用,因近世大
成就者 敦珠法王曾慧眼青睞整編本軌使用,本軌遂
成寧瑪、噶舉派中最常用者,以是因緣漢地弟子沿用
本軌者亦眾。

  本軌出自蓮師所授記百位伏藏師中之拉尊南開吉
美伏藏師(  ),其所取伏藏名為「持明命成就」
(  ),取伏藏地為哲孟雄(錫金),原先法本僅
名山淨供養(  ),嗣後經敦珠法王增補「自生」
部分,全其大備,而本軌則依其修法傳統補入「招財
作法」 (p.21~~p.23)及「奉供神飲」 (p.24~~p.29)
二部分,更趨完備,修法者可依個人時間意願及需要
取擇加修與否,又另可更動其中一二字及加誦四業真
言即可應用於共通之息增懷誅四業火供。

  本軌之功德,據伏藏原本卷末載言﹕「於贖命、
清淨信財有虧、消除障礙諸類、如金剛鑽般(無堅不
摧)」,此外尚有上供下施培福解冤等圓滿資糧之效
,而敦珠法王之《寧瑪派關房實修正軌作法概略》中
特別指出總集積聚資糧、消除違緣中,若多修本法則
極佳,(敦珠文集Vol.24, P.343)勉勵閉關行者,
多修本法。

  本軌先前曾有二種譯本,一名《山淨化供養的口
誦次序分儀軌》,另一名《持明長壽成就七金山清淨
煙供法》,若依藏文名義而言,  為山,  為淨
治,  為供養,  為課誦,  整理排列編輯,
前者無疑較契本義,而後者中「持明長壽成就」即本
法之根源法藏,惟「長壽」應作「命」
(  )義,即如命根之珍重義,長壽另作「 」
,煙供法是描述特徵,至於「七金山」一詞,非筆者
能揣知如何獲稱。

  據藏漢大辭典(下冊p.3055)云藏俗依焚香地點
不同有山頭火煙(  )及河岸火煙(  )等差別
,或因此而名之「山」,其依處所差別分山煙及涯煙
,依對象分天(  )及龍(  )二種。

  又  一詞,內地有時亦稱「煨桑」,台灣則與
「  」分稱「上供煙供」及「下施煙供」,在詞義
方面  為淨治清淨,據師云,其可分外內密三層,
即藉此煙供,外層為焚諸供物生煙供養布施四種賓客
,以淨除魔難冤孽,內層則以此淨治五毒煩惱,密層
則藉此淨治我執。

  至於如何依法而行、如理作觀,則當依止有傳承
之具德上師而求,方是正途。

法護1996/9
 

註:識語中梵文,藏文及部份中文字體網上無法顯示
故, 詳請參攷正版書籍之識語.
註:又本網頁有著作權,資料引用請註明出處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